-
波士頓、達拉斯、西雅圖,為什麼我選擇西雅圖?
為什麼我選擇住在西雅圖?
身為一位在台灣出生、住過歐洲、美東、美西,長期旅居海外的全球公民,我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:
「你為什麼最後選擇西雅圖?不是波士頓、不是達拉斯,也不是回台灣?」
其這個決定,融合了我多年來對不同城市的觀察、生活經驗與對家庭未來的整體考量。
我住過歐洲、美國東西部與台灣:我用生活去感受城市的真實樣貌
在搬到西雅圖落腳之前,我曾在歐洲和美國東部留學、工作,對每一個城市,我都不是「觀光」的態度,而是用真實生活去體驗、比較與理解。
我關心的不只是房價,而是整體的:
- 生活機能是否便利
- 教育與學區資源是否充足
- 社區氛圍與多元文化是否友善
- 城市的長期發展動能與房市潛力
而這些,也是所有考慮移居美國或在美國買房的台灣家庭最在意的事。
為什麼最終我選擇了「西雅圖買房」而不是其他城市?
當我將生活經驗與投資觀察交叉比對之後,西雅圖成為我心中最具「生活 × 資產」雙重優勢的城市。這裡不只是風景美、空氣好,更具備其他地方難以同時擁有的四個關鍵優勢:
✔️ 1. 全球科技重鎮,創造穩定經濟與人口紅利
西雅圖是 Amazon、Microsoft、Costco、Google、Meta、T-Mobile 等科技巨頭的總部或營運重地,創造大量高薪工作,也吸引全球專業人才定居於此。Redfin和Zillow這兩家房地產科技公司的全球總部也在西雅圖。
有工作機會,就有購屋需求。
也因此,這裡的房市不是靠炒作,而是有穩健基礎與真實需求支撐。✔️ 2. 生活品質優異,結合自然與城市節奏
在這裡,你可以同時擁有科技、城市便利與自然綠意。清晨從家裡步行五分鐘,就能抵達湖畔或森林公園。午後轉身,又能輕鬆進入城市中心辦公或購物。
這樣結合科技和自然的生活品質,是很多美國大城市做不到的。
✔️ 3. 友善的亞裔社群與熟悉的亞洲生活文化
對於台灣人來說,西雅圖可說是最容易「無痛銜接」的美國城市之一。
有豐富的華人社區、亞洲超市(H-Mart、Costco的亞洲區)、中文學校與文化活動,也有熟悉的生活節奏,讓你不會有文化隔閡。
這一點,對於家庭移民、長輩定居或孩子念書的安排,非常重要。✔️ 4. 房市穩健、回報穩定、投資安全
西雅圖的房產市場過去十年有穩定增值紀錄,尤其是東區(Eastside)如 Bellevue、Kirkland、Redmond 等地區,更是全球高資產家庭關注的熱區。
我自己的房產投資組合,也多數都在西雅圖地區。
這裡的房子,不只自住舒適,更具出租與長期保值的功能。✔️ 5. 氣候溫和,離台灣近
以前我住東岸,冬天到波士頓和紐約找朋友,住在他們家的獨立屋,冬天都要剷雪才出得了門。
西雅圖的氣候溫和,冬天沒有嚴峻的天氣,更沒有厚重的雪。天氣冷的時候大概就零度而已,下雪的機率不高,大概就像台灣合歡山下雪的機率依樣,一下雪大家會稀奇地趕緊出來玩雪。
在東岸念書的那兩年我沒有回過家,不是不想家,而是從東岸飛回台灣,直飛就要20小時,要是在波士頓,維吉尼亞州的華盛頓特區,這些沒有飛機直飛回台灣的城市,回一趟台灣要超過24小時,即使當時才二十幾歲年輕的我,都覺得旅程一趟很辛苦,機票錢也貴。
西雅圖是美國大陸到台灣最近的城市,從台灣飛過來十個小時就到,有四家航空公司(華航、長榮、星宇、達美)直飛,每天都有直飛的班機。這種航空便利性,到了中年更加能夠體會它的好,因為往返容易,現在我在亞洲美洲穿梭的次數一年超過四次。而且票價便宜,上次客戶來看房,買長榮往返西雅圖的機票,經濟艙21000元台幣,豪經艙也才37000台幣。
波士頓 vs 達拉斯 vs 西雅圖?我怎麼選的
很多人問我:「那波士頓、達拉斯不行嗎?」
其實每個城市都有特色,只是西雅圖在我心中,同時具備下面這些吸引我的條件:
- 有工作、有學區、有資產增值潛力
- 有亞洲生活文化、有氣候宜人的四季
- 有實際購屋需求支撐房市,不靠外人炒作
- 回台灣方便,快速直飛班機又多
相較之下,波士頓冬天嚴寒,離台灣太遠;
達拉斯房價雖低,但房產稅高。有颶風及暴風雪,氣候嚴峻加上天災多,德州的房屋保險費是美國第四高。如果你是為了城市經濟發展、生活品質與資產配置並重,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西雅圖。
西雅圖是我會放心推薦給家人的城市
在房地產這條路上,我不只是顧問,更是一個實踐者。我自己在西雅圖買房、生活,也把這座城市當作我人生的定錨點。
如果你在考慮:
- 為孩子規劃教育未來
- 為自己安排退休生活
- 為家族做海外資產配置
可以跟我聊聊西雅圖這座城市。elleninwa@gmail.com
我會用我的經驗與專業,幫你量身打造一條屬於你的人生與資產落腳路線圖。
我是 Ellen,西雅圖房產實踐家。
陪你選對城市,買對房子,走穩未來的每一步。#西雅圖房產實踐家 #西雅圖買房推薦 #為什麼選西雅圖 #台灣人移民美國 #美國置產指南 #西雅圖 vs 芝加哥 vs 達拉斯 #亞裔社區美國城市 #海外買房顧問 #移居美國房產規劃
-
為什麼我不只是一位房仲?從實踐家的角度看置產
很多人第一次認識我,是透過「西雅圖房產經紀人」這個角色。
但如果你問我,我真正的身分是什麼?
我會說:我是一位房產實踐家,一個把自己人生與資產選擇都投注在房地產的人。這不只是一份工作,這是我一步一腳印走來的路。
從投資人、企業 CFO,到今天協助數百位家庭實現他們在美國置產的夢想,這是一段不斷實踐的旅程。🌍 我的第一棟房,不在西雅圖
二十多歲那年,我在台灣買下人生第一間房。
那時的我還不是地產人,只是一個對「擁有資產」這件事特別敏感的年輕人。
我努力賺錢,研究地段、利率與出租回報,也開始思考:
如果資產能夠自動為我工作,我的人生會不會多一點選擇權?後來,工作帶我走到了歐洲、美國,視野開始打開。
我不再只是買房,我開始學習看懂不同國家的市場邏輯與資本規則。💼 從企業財務長,到看懂風險與價值背後的邏輯
進入房地產行業前,我在美國跨國企業擔任 CFO。
做財務的人,說實話,看事情不只是數字,而是背後的本質與長期風險。我帶領過多次跨國 M&A,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、發掘風險與最佳資產組合,是我每天的工作。
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一件事,房地產,和企業併購一樣:你買的不是「現在」,而是「潛力」。
這種策略思維、資產結構分析與長期投資組合規劃,成為我後來從事房地產諮詢的一大基礎。
🏠 成為房產顧問,是為了讓更多人「做對決定」
當年我在美國看房時,發現一個令我驚訝的事實:
很多亞洲家庭來美國買房,根本沒有足夠的資訊,很多人只是房仲,很難遇到真正懂市場、懂文化、又值得信任的房產夥伴。
尤其是來自台灣、為了孩子教育、或準備 EB-5 投資移民的客戶,
他們願意投入大量資金,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始、該信誰、該怎麼判斷價值。我走進這個行業,想用我自身的成功經歷,提供有策略、有結構、有價值的建議。
🧭 實踐家,不只是說,而是自己也走過
我買過房、租過房、賣過房,
也經歷過房市泡沫、利率波動與市場重組。我不是坐在電腦後面分析圖表,
也不是陪你看房走馬看花而已。
我是真正地、用我的錢、時間與經驗,走過這條資產規劃的路,然後陪你一起,用更間單的方式走這條路。
🤝 給正在考慮美國置產的你
無論你是想幫孩子規劃未來、想投資、想移民,還是單純想在西雅圖有一個安穩的落腳點,我都希望成為那個讓你可以放心問問題、放心一起討論選擇的實踐夥伴。
因為買房,不只是買一棟建築,
而是買下未來的一段人生。我是 Ellen,西雅圖房產實踐家。
我們一起,把夢想的藍圖變成眼前的風景。來信 elleninwa@gmail.com 與我諮詢,實現美國置產的夢想。